Pages

Saturday, October 9, 2010

10大理財毛病‧你有幾項?

病症1
從眾心理重
別人賺錢就跟風

前兩年股市火的時候,不管是炒股還是買基金,輕鬆就能賺錢,這讓很多根本不懂的人也一頭扎進了資金市場。

依中國的興業銀行理財師劉靜接待的一位劉先生,兩年前看到朋友炒股賺了錢,甚麼都不懂,就把自己的20多萬存款全部扔進了股市,心裡想著半年恐怕就能翻一番。可是,當時滬指已經5000多點了,隨著股市大跌,劉先生的股票市值最差時縮水三分之二,如今還虧著三分之一。

藥方:在對自己的情況充份瞭解之後,再制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劃,尤其注意,自己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病症2
忘記最根本的!
理財手段——存錢

跟民生銀行理財師李孟靜咨詢的一位市民,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但是兩口子花錢都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他們奉行的是“能花錢才能賺錢”。

藥方: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理財手段。

病症3
就愛買房子
固定資產佔比過高

許多市民覺得買房子是很保險的投資方式,所以手頭一有錢,就去買房子。其中有個家庭買了五套房子,佔到家庭資產的95%;另一位年輕人,買了四套房子,背上了80多萬房貸。

藥方:理財師建議,固定資產雖然保值功能比較強,但是增值的空間有限,而且變現能力較差。所以,固定資產在所有家庭資產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60%。

病症4
買保險
不保大人只保小孩

現代人都疼愛孩子,把所有好東西給孩子都在所不惜。有一個家庭,給1歲的孩子購買了各種保險,總保額為20萬。但是孩子的父母卻幾乎沒有買商業保險。

藥方:家庭的經濟支柱應該是保險的主要對象。此外,在中國,關於孩子的保險有規定,18歲以下的青少年如果身故,能享受的最高保額為5萬,買多了也沒用。

病症5
妄想一夜暴富

許多人對於理財沒有清醒認識,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有的人甚至認為,要一年內資產翻幾番,才算真正的理財。

藥方:理財就是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的分析,制定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終達到財務自由。一夜暴富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觀念。

病症6
憑年輕
忽視保險

中英人壽理財經理樂紅璐接待了一對年輕夫婦,成為忽視保險的典型。他們收入較高,擁有兩套房子,房貸40萬。但是在保險方面,他們只有社保,商業保險幾乎沒有,女方的單位給員工買了一些商業保險,但她根本不知道具體內容。

藥方:樂紅璐建議,年輕人不能忽視保險的重要性,尤其是年輕人處在事業的上升期,一旦生病或者發生意外,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打擊。

病症7
沒有長期規劃
只注重當下

漢和理財顧問公司理財師蔣鯤接待了一位40多歲的市民,資產超過500萬。但是蔣鯤發現,這些資產主要是店鋪和廠房,對於保險規劃和養老計劃,這位市民還沒怎麼想過。

藥方:很多都市民都只知道拼命掙錢,準備掙到了錢就休息,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所以,應該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規劃。

病症8
緊急備用金不充份
華僑銀行理財經理黃宏俐和浦發銀行理財經理唐雅薇都指出,很多家庭都忽視了這一點,股票、基金、房子一大堆,但是用於救急的現金很少。

藥方:雖然把錢放在銀行存活期沒有多大的增值效果,但還是應該將3至6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病症9
不明確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華僑銀行理財經理黃宏俐接待的一位市民花錢大手大腳,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個月下來沒甚麼結餘。

藥方: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應該每個月一拿到工資,就存一定比例的錢到銀行,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基金定投,剩下的才是支出部份。另外,記賬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

病症10
投資渠道單一

這個問題在前來咨詢的人中比較普遍。有人把80%的錢投入股市,有人買了幾套房子還想再買。

藥方:從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出發,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如果大部份的錢投資股票,風險過高;而全是房產的話,也會讓你的資產變現能力降低。還有,在配置資產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買保險。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教室‧2010.10.03

Tuesday, July 27, 2010

5 Bad Habits Sabotaging Your Retirement Plans

The retirement goal for most people is to have enough money to continue their previous standard of living without working. Some retirees will also increase their living expenses a notch or two by taking trips and spending more tim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If your goal is to leave the workforce, then make sure you don't have any of these bad financial habits. Left unchecked, these financial choices can quickly derail your retirement plans.

Too much debt. Borrowing money is the number one killer of retirement plans. Debt has its uses, such as buying a house and paying for college tuition. But debt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crutch to finance a lifestyle you can't afford. Debt should be reserved for big ticket items with the intent of repaying i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Making minimum loan payments. Paying the minimum credit card payment each month, which is typically only 2 to 5 percent of the total amount borrowed, will often stretch your loan to 10 years or more and could cost you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interest. A better way to repay credit cards is to transfer your balance to a 0 percent interest credit card and pay as much as you can afford each month. The same strategy applies to mortgage payments. Just adding $50 a month to your mortgage payment on a $200,000 mortgage will save over 3 years of payments and $37,000 in interest. Paying an extra $100 per month shaves off almost 6 years of payments and saves you over $63,000 in interest payments.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income. Living beyond your means is a quick way to destroy your chances of a comfortable retirement. But you don't have to give up everything you enjoy. You should make an attempt to live within a reasonable budget. Try scaling back on entertainment expenses. For example, eat out less frequently or spend $10 per month on BlockBuster or Netflix instead of seeing a new release at the theater every week. Little sacrifices can save you hundreds of dollars per month and thousands of dollars per year. This money can be better used for your investments.

Being satisfied with low income. Earning more money is a great way to turbocharge your retirement saving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earn more money. It may be as simple as doing some research regarding comparable salaries and presenting a case for a raise to your manager. You may also be able to achieve a raise by taking on additional duties, working toward a promotion, or earn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s. If those steps don't work, shop your resume around and look for a new job. Sometimes you have to leave your current position to earn more money. Still no luck? Try working on the side by offering consulting services or performing freelance work. You can also go back to school. Here are some of the highest paying college degrees.

Putting your children before yourself. College tuition is rising at an incredible rate and saving for your child's college tuition is a wonderful gift. But are you doing it at your own expense? We all want our children to be more successful than we are, but that doesn't mean we need to sabotage our retirement plans to make it happen. The cold hard truth is that your child can borrow his way through college, but you cannot borrow your way through retirement. Fund your retirement accounts first, then save for your child's college tuition.

You don't need to make retirement planning your number one goal in life, but you still need to think about tomorrow. A little planning and sacrifice now can go a long way toward a fulfilling retirement.

U.S.News - Ryan Guina, On Tuesday July 13, 2010, 4:47 pm EDT

Sunday, July 25, 2010

賣梳子給和尚, 不可能嗎?

如果你的公司是一家梳子製造商, 派你到寺廟去把梳子賣給和尚, 你可以做到嗎?

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a) 那是不可能的!

b) 神經!

c) 我會依照老闆的指示試試看.

d) 我會嘗試看看。

e)  好的, 我想我能賣到. (5支? 10支?50支? 請設定)

請選擇一個答案, 以下的文章可以讓你知道你將會不會是個成功的人。

故事: 賣梳子給和尚

有一家梳子製造商希望擴充他們的生意, 所以他們決定聘請一位新的業務經理. 這家公司在報章上刊登了徵聘廣告, 每天吸引了很多人來面試, 才不過幾天的時間就累積了超過百位應徵者。

現在這家公司面臨了人選的問題, 於是人事部經理決定為那些願意來做最後面試者出了一個任務。

任務: 賣梳子給寺廟裡的和尚
最後, 只有3個應徵者願意嘗試這個最後面試的挑戰性任務. 就稱他們為 A, B 和 C. 人事部經理對他們說: 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木製的梳子賣給寺廟裡的和尚, 你們將有10天的時間, 10天後傾向我報告你們的結果。

10天後………

人事部經理問 A: 你賣了多少支?

A回答: 只有一支。

人事部經理問: 你如何賣掉這一支的?

A回答: 當我向寺廟裡的和尚賣這些梳子時, 他們把我罵了一頓. 但是在下山時我剛好遇到一個年輕的和尚, 他需要一把能刮掉他頭頂上頭皮屑的梳子。

人事部經理問 B: 你賣了多少支?

B回答: 我賣了10支。

人事部經理問: 你如何賣掉這10支的?

B回答: 我去到一個神殿看到很多信徒的頭髮都被神殿外的強風吹亂了, 那裡的和尚聽取了我的意見後買了10支梳子給他的信徒以表示對佛陀的尊敬。

然後, 人事經理問C : 那你呢?

C回答: 1000支。

人事經理和另外兩個應徵者都感到驚訝. 人事經理問: 你如何做到的?

C回答: 我去到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寺廟然後在那裡觀察了幾天. 我發現那裡有很多的遊客. 我就告訴那裡的主持說: 師父, 那些來這裡的人都很虔誠. 如果你能給他們一個禮物, 他們一定會感到更歡喜的. 我就告訴他說我這裡有一批的梳子, 他可以在這些梳子上簽名然後送給那些遊客. 他聽了後很高興並馬上訂購了1000支。

這個故事的寓意:

哈佛大學所做的研究──

1) 85% 的成功是靠態度而15% 靠的是能力。

2) 態度比聰明, 技術或運氣更為重要。

換句話說, 專業的知識只構成15%的成功因子但85%是靠自我成長, 公共關係和適應能力。

還記得到非洲賣鞋的故事嗎?

當兩個業務員被送到非洲, 一個說做不到, 在那裡沒人會穿鞋的. 但第二個業務員卻說那是一個很好的市場, 那裡充滿了機會。

成功或失敗就看我們如何面對問題. 當經濟好時, 有很多人破產了. 當經濟不好時, 卻產生了很多的百萬富翁。

很多時候, 我們面對的問題並沒有比賣梳子給和尚更困難. 邏輯上來說, 盒上是不可能買梳子來梳他們的頭髮的. 但他們並不是最終的客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想盒子以外的東西或運用那15%的能力, 只要我們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 能承擔, 有紀律, 專注和果斷的話, 我們將有信心去解決所有的問題. 別再為可能的事找藉口不去做, 反之, 找出完成這可能的事的解決之道, 這才是正確的工作態度。

Wednesday, July 14, 2010

古老的致富秘笈

這則巴比倫最有錢人的故事,看似簡單平常,但在8000年前巴比倫人已經懂得理財致富之道,這些原則到現在一樣可以適用。

巴比倫最有錢的人叫做阿卡德,本是擔任雕刻陶磚工作,有一天,一位有錢人歐格尼斯來向他訂購一塊刻有法律條文的陶磚,阿卡德唯一的條件是歐格尼斯要告訴他致富的秘訣。

完成工作後,歐格尼斯告訴阿卡德:“財富就像樹一樣,從一粒微小的種耔開始成長,第一筆你存下來的錢就是財富成長的種籽,不管賺多麼少,一定要存下十分之一。”

一年後,當歐格尼斯再來的時候,阿卡德很驕傲的說,他確實照他的方法作了,歐格尼斯就問:“那存下來的錢,你如何使用呢?”

阿卡德說:“我把它給了磚匠阿盧瑪,因為他要到遠地買回菲利人稀有的珠寶,當他回來時,我們將把珠寶賣很高的價格,然後平分這些錢。”

歐格尼斯責罵說:“只有傻子才會這麼做,為甚麼買珠寶要信任磚匠的話呢?你的存款已經泡湯了!年輕人,你把財富的樹連根都拔掉了,下次你買珠寶應該去請教珠寶商,買羊毛去請教羊毛商,別和外行人做生意!”

果然,磚匠阿魯瑪被菲利人騙了,買回來的是不值錢的玻璃。

第二年,歐格尼斯再來的時候,阿卡德告訴他:“我把存下來的錢借給鐵匠去買青銅原料,然後他每四個月付我一次租金。”
 
歐格尼斯說:“很好,那你如何使用賺來的租金呢?”

阿卡德說:“我拿來吃一頓豐富大餐,並買一件漂亮的衣服,我還計劃買一頭驢子來騎。”

歐格尼斯笑了,他說:“你把存下的錢所衍生的子息吃掉了,你如何期望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能再為你工作,賺更多的錢?”

又過了二年,歐格尼斯問阿卡德:“你是否達到夢想中的財富?”

阿卡德說:“還沒有,但是我已存下了一些錢,然後錢滾錢,錢又滾錢。”

歐格尼斯說:“你已學會了致富的秘訣。首先你學會了從賺來的錢省下錢,其次你學會了向內行的人請教意見,最後你學會了如何讓錢為你工作,使錢賺錢。你已學會如何獲得財富,保持財富,運用財富。”.

巴比倫五大金科定律

這則古老的智慧當中,蘊含著金錢的五大金科定律:

金錢的第一定律:

金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

每月至少存入十分之一的錢,久而久之可以累積成一筆可觀的資產。

金錢的第二定律:

金錢願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

那些願意打開心胸,聽取專業的意見,將金錢放在穩當的生利投資上,讓錢滾錢,利滾利,將會源源不斷創造財富。

金錢的第三定律:

金錢會留在懂得保護它的人身邊。

重視時間報酬的意義,耐心謹慎的維護它的財富,讓它持續增值,而不貪圖暴利。

金錢的第四定律:

金錢會從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邊溜走。

對於擁有金錢而不善經營的人,一眼望去,四處都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事實上卻處處隱藏陷阱,由於錯誤的判斷,它們常會損失金錢。

金錢的第五定律:

金錢會從那些渴望獲得暴利的人身邊溜走。

金錢的投資報酬有一定的回收,渴望投資獲得暴利的人常被愚弄,因而失去金錢。缺乏經驗或外行,是造成投資損失的最主要原因。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教室‧2010.07.10

Tuesday, July 13, 2010

想提出定存轉投資……

喬恩來信提問投資的問題,她說,現在的定期存款利息很少,希望從儲蓄戶頭中,提取1萬令吉出來進行投資,以賺取更高的利息。

可是,不知該進行哪些投資?特別是一些風險不高,同時,可以獲得比較高利息的投資工具?

答:首先,喬恩要確保所提取的1萬令吉儲蓄或定存,只佔本身儲蓄的一個小比率,好比說至少有8萬至10萬令吉的儲蓄,才考慮提取1萬令吉出來投資。

喬恩可以考慮買進一些保本的單位信託基金,這些信託基金風險比較不高,同時,回酬也比定期存款較好。

單位信託的投資,一般需要放中至長期目標,這樣才會看到比較豐厚的成果。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問診室‧2010.07.10